前缘误今生_第二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章 (第1/3页)

    第二章

    四年后。

    崎岖坎坷的蜀道,唯有单骑独行,马上的骑士几乎以博命的速度在奔驰,彷佛正在逃避某事,抑或正在追逐着某物…。

    直到飞越过一个坡度陡峭的转弯处,满天绚丽璀灿的晚霞,震慑住衣衫槛褛的少年骑士。

    一身靛蓝粗布衣棠男装打扮的明月勒住了疆绳,怔怔地看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色彩景象。

    原来,天是如此之高,地是如此之阔…

    泪,由她的双颊悄然滑落,而她却似浑然未觉。

    自由!

    她闭上双睁旋即睁开。自由!这个自觉冲激着她的四肢百骸,原以为早就死寂冰寒的心,如今却像似在苏醒、在欢唱!

    她终于可以无愧无悔地挣脱伽锁,不再回头。

    四年!森严的礼教吞噬了她四年的青春岁月,历劫重生的她,已不复是当年不解忧愁的岂蔻少女;十六岁的欧阳明月已死。

    此生此世,她绝不再以红妆示人,绝不再将自己的命运交付在他人手中…只为了维护这失而复得的自由,她在心中-喊道。

    苍天可证。

    一身劲装打扮的她看起来像是一位旅途劳顿的少年,舍弃了女儿身,她无怨无悔迟疑的是近乡情怯——如果父兄得知她的遭遇会有什么样的反应?是怜惜?抑或是鄙夷?她恍惚的猜想着。

    蓦然一声高亢悠远的鸣音划破天际,恍若隔世的她凝眸眺望,痴痴地仰视那翱翔千里的英姿,疲惫的脸庞泛起振奋的光彩。

    天地之大,一定有我欧阳明月容身之处!

    振臂扬鞭,豪情满胸的她催促着胯下骏马,追逐着天空霸主所飞翔的方向,将箝制她多年的女德、女诫悉数-下万丈深渊。

    就像传说中的大鹏展翅千里,她的心翱游在海阔天空中。

    借一脉好风,直上青云!

    洪武十二年,四川重庆府绥城。

    连续三年的水灾使得蜀地年年欠收民不聊生,地方官员也束手无策。

    大明律法森严,当今圣上对地方官员的政绩纠察极为重视,偏偏这些年来蜀中不是旱灾就是水灾,一件件民生忧苦直往上报,早就让圣上怫然不悦了,一再下诏命令地方官员改善;让这些食朝廷俸禄的父母官胆颤心惊,生怕再有什么差错的话,别说是乌纱帽难保,恐怕连身家性命也要丢了。

    眼见得春耕的时机将过,节气一日追过一日,这群靠天吃饭的农家莫不仰天长叹。河流暴涨积水盈尺,谷仓里的稻种放得快潮霉了,若延误了农作、不仅收成没有指望;更别说缴官粮了,恐怕明年就得打饥荒了。

    雨,一阵阵落下,落得蜀中百姓的心坎里直泛凉腻,愁云四布。

    幸好天无绝人之路,隐居在山中的隐鸿先生主动向县知事提出了整治水利的良策。

    这位年轻秀士登门求谒道明来意后,让坐困愁城的县官惊喜交集。

    只见隐鸿先生将图稿展开详加注述,巧夺天工的计划令县官听得连连点头赞叹不已。

    谢天谢地!如果顺利的话,不仅水患可以一劳永逸,蜀中大小辟员的乌纱帽也可以保得住啦!

    这位温文尔雅的隐鸿先生的确是位世外高人!围观看热闹的民众纷纷发出赞叹。

    随处可得的竹子在隐鸿先生的详细交待下,由工匠赶工制造出一个个六角形的巨大竹篓,搭配上成叉字形的竹簖,硬是将浩荡的江水拦截下来;岸边的民众不由得爆出如雷般的喝彩。

    “接下来就偏劳县太爷了。”隐鸿先生拱手道:“清除淤泥,疏浚河道才是解除水患的治本良策。”

    婉拒了县府知事设宴款待的热情,隐鸿先生飘然离去;看似悠闲的步伐却快速得令人来不及挽留。

    “天上谪仙人!”欢欣鼓舞的百姓中不知足谁发出了轻叹,让众人心悦诚服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上天所贬谪的活神仙怎会有这种出神入化、济世救人的胸怀?

    弦月、繁星,竹影、跫音。

    踏月而行的隐鸿先生回到了山居草堂,解下了束发青巾,长发飘扬的“他”泄露了女性的柔媚与脆弱,任谁窥见了“他”现在的神情,绝对不会将她错认为男儿身。

    她正是假冒兄长名讳,行医济世的欧阳明月——

    饮了半杯冷冽甘甜的山泉,神情落寞的明月信步踱至柴扉外。虫唧、鸟啼、蛙鸣,构成了热闹夜籁;如此繁荣蓬勃的春宵夜呵!竟然令她静如止水的心湖再起涟漪…

    四年前,她身心俱创地奔回父兄身畔,所面对的是竟是满室尘埃、空无一人的故居,以及一座新坟,由父亲遗留下的手稿,明月得知了来龙去脉——天才洋溢、超群绝伦的兄长居然在替人治病的过程中染上天花不治身亡,承受不住打击的父亲因此看破红尘,出家云游四海。

    兄长高明的医术救人无数,可是却救不了自己!这是多么大的讽刺?天花这种无药可医的恶疾往往侵袭稚龄儿童,最奇怪的是成年后才染上天花的话,往往比幼童更容易致命!

    这绝不是兄长医术不够高明,明月相信一定是兄长‘视病犹亲’的仁慈令他不忍心对病童弃之不顾;才赔上自己宝贵的性命。

    虽然说生死有命,可是明月是真心地希望,死的人是她自己而不是哥哥;

    一坯黄土掩埋的应该是她这个不祥的薄命人,而不是才华洋溢的青云啊!罢过二十四岁的明月落泪吐息,花样年华与她何干?不过是提醒她青春已逝,镜里红颜弹指老罢了!

    回首前尘,她这一生除了懵懂无忧的童年外,竟是一片凄凉坎坷…唯有冒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