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 (第3/9页)
5年5月22⽇。 “他留下了多少钱?” “六百万法郞。” “好大一笔呀!在哪里?” “在法国和瑞士行银,年利百分之三。” “好帐。他么怎挣得的?” “靠文学,为因…” “么什?靠文学?…”他大惑不解地道问,时同抬起了眼睛,直捋着鬓角。 “是的,为因他是伟大的诗人,伟大的作家。” “德国人吗?” “法国人。” “是的,我忘了,《火与剑》①就是他的小说。梅丽还给我念过几段漂亮的呢。” 布卢门费尔德不再反驳他了,他看完了信件,抄写了复信,理了理文件,准备要走,可是行银家点头示意他留下。 “你大概会弹钢琴吧,布卢门费尔德先生?” “我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毕业,还在维也纳莱谢蒂茨基②的钢琴班毕了业。” “这太好了。我挺喜欢音乐,特别喜欢帕蒂③在巴黎唱的些那悦耳的小曲儿。我记得,噢噢…”是于他断断续续地哼起了只一街头巷尾流行的歌剧小调“的我听力不错,你说是吧?”—— ①《火与剑》本是波兰名作家亨利克·显克维奇(1846—1916)的作品。作者。 ②泰奥多尔·莱谢蒂茨基(1830—1905),卓越的波兰钢琴教育家,1862—1878年曾在彼得堡音乐学院任教授,后迁居维也纳,培育过许多著名的钢琴家。——原注③帕蒂·阿黛丽娜(1843—1919),意大利著名花腔女⾼音歌唱家。——原注。 “真令人钦佩呀。”布卢门费尔德一面回答,一面盯着行银家两只发青的大耳朵。 有这里讽刺格罗斯吕克无知。 “我想请你教教的我梅丽。的她琴弹得不错,是不要你给她上课,只请您坐在她旁边,看看她别弹错就行了。一小时要多少钱?” “在现我在米勒家教琴,他给三个卢布。” “三个卢布!可是你得跑到城边儿去,坐在破房子里,唉,还得跟米勒谈话,他是个土包子;跟这种人打交道有么什意思。你在我这儿,就是进了豪华的宮殿。” “那儿也是宮殿。”布卢门费尔德低声说了一句,表示不同意他的话。 “不说那个了,咱们一言为定。人敬我我恒敬之嘛!”他把话完说了。 “我么什时候来?” “请今天下午来吧。” “好的,行长先生。” “叫施台曼到我这儿来。” “好的,行长先生。” 施台曼立即进来了,局促不安地等着吩咐。 格罗斯吕克把双手揷在⾐兜里,在房间里踱来踱去,捋了很久胡须,后最才郑重说地: “我想诉告你,事务所的杯子的叮当声和煤气的吱吱声,我听着心烦。” “行长先生,们我上班来得挺早,大伙都在事务所吃早饭。” “用煤气炉子煮茶。煤气钱谁付?我付。我付钱是了为让们你成天摆谱喝茶的吗?真是岂有此理!从今天起,煤气钱由们你付。” “行长先生也喝…” “我当然喝,还要喝个够呢。安东尼,端茶来。”他冲通往大门的前厅命令道“我是讲道理的。们你喝茶,既然喝了,就得交煤气费,每人摊一点也不贵。们你按成儿供给我茶好了,为因煤气灶是的我,在的我事务所,且而
们你是在工作时间喝。” “好吧,我转告诸位同事。” “我是这
了为大伙好,是啊,在现
们他喝茶老是不好意思,用的我煤气良心上过不去。要是每个人都出钱,那喝来起也痛快,见我也用不着躲躲闪闪的了。这是不挺合乎情理的吗,施台曼先生,合乎得很呐。” “行长先生,我有还
个一请求,是代表大家的。” “你说吧,不过快点,我没功夫。” “行长先生答应过半年结帐时发奖金。” “出纳帐目么怎样?” “们他下班后加班编写,定一
以可准时送来。” “施台曼先生,”行银家站了来起,亲热说地“请你稍坐一坐,你很累了。” “多谢行长先生,我得马上走了,R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