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章骇人听闻 (第4/4页)
都是些身分卑微的贱民,可却个顶个的严守这祖宗规矩,漫说是我们荆州府狱吏不敢去破坏它,这天下九州的狱吏个个皆是如此。’ ‘柳某受教了。’文定徐徐点头,这三百六十行,行行都有自己的一套准则,许多都不是局外人所能理解的。 ‘认真说起来我们这些个州府地方上的狱吏还算是心慈手软,这天下间最黑暗的地方,便要数刑部大牢了。’ ‘哦,这又是为何呢?’ 就连彭牢头自己提起那个地方来,都是浑身打颤,声音中明显带着一丝怯意:‘我们这些州府郡县的大牢,顶多是让人犯吃点苦头,乖乖给我们交银子罢了,也不过就是靠山吃山的小把戏。可刑部大牢则完全是另一番模样,哪一日不是得拖出去七八具尸骸,按说这京师各式的牢狱也不少,可独独刑部大牢是人满为患。’ ‘这又是为何呢?’ ‘柳老板应该知道刑部掌管着天下刑名,乃是六部中专司管辖刑法、狱讼事务的衙门吧!底下的州府所审理的大案重案全都要发往刑部。’ ‘没错呀!’ 六部之中数吏部的权力最大,掌管着天下官吏的前程。每到战时便又轮到兵部最为繁忙。工部、礼部、户部则是清闲衙门,而刑部则是日复一日从年头忙到年尾。 文定略有同感的道:‘这天下四十府,九十三州,一千一百三十八县,犯案人数何其之多,刑部衙门顾及不来,也在情理之中。’ ‘您是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人犯自然是少不了的,可更紧要的还是银子。这堂上坐着的老爷,一旁执笔的二爷,下面各式狱官、禁卒无不是获利于囚犯。所以也不管对错,但凡是有点牵连的便想方设法给弄到大牢里来,一旦入了狱,不管有罪没罪,必械手足,置老监,弄得他们苦不可忍。然后再来循循诱导人犯,教他们如何取保,如何上下打点官吏,迫使他们倾家荡产以消除痛苦,而堂官们就与吏胥们私分这些诈来的钱财。’ 文定暗自咋舌,想不到一直以来脑海中那森严庄重的衙门里,竟也会有这么些不为人知的门门道道,与那些身陷刑部的人比较起来,自己真是幸运许多。 荆州知府一纸公文,就将文定押还到应城县另行审理,因为有了事先的招呼,沿途都不曾让文定受到何等的磨难。在应城县的公堂上,文定的东家章传福也出现了,证明他是身家清白,此次过失完全是遭人构陷。 有了上头知府大人的暗示,县令老爷自也不会顽固不化,仅是过了三次堂,便决定仅是处以三千两银子的罚金,便可以将文定给释放了。 文定这件官司打从刚开始荆州捕快逮人那会儿,便闹的是满城风雨,后来一拨又一拨的捕快过来调查,汉口镇早已传的是家喻户晓。各种议论,各种猜测,各种讹传都充斥于茶楼酒肆之间,里面虽也有为文定担忧为他惋惜的,可更多的人却是幸灾乐祸,祸水甚至于引向了源生当的东家章传福。说他如何的欺诈经营,如何的急功好利,源生当百年的老字号迟早是要亡在他的手里。 舆论这东西虽说只是个无形虚渺之物,可往往却要比那有形的利刃还要来的锋利,给人愈发强烈的创伤。各种不利之谣言流传于市间,相应的就连挂有源生字号的各间买卖也大不如前,平日里与他们有生意往来的客户,纷纷转投别家或是持币观望,铺子的生意霎时间是一落千丈。 谁叫章传福一气在汉口镇开了那么些家铺面,又挂的是同一块招牌,既有一荣具荣的畅快,难免也会有这一损具损的关卡咯。当章传福翻开这数月来各铺的收支帐簿,惊奇的发现在这个源生字号惨淡经营的时期,相反惟有庙山老店还能保持着平常生意数目。 这的确是让一向不看好老铺发展的章传福,看到了一些往日为自己所忽视的地方,正如老铺的大掌柜蒋善本一般,虽然没有文定那股子初生牛犊的进取之心,然而却可以稳定军心,在此非常时期愈发能显示出其难能可贵。 章传福思量于此,再考虑到商号眼下的现状,急忙使人去江夏将蒋善本请了过来,协助他主持汉口这边的大局。 那些从老铺迁过来的伙计都是蒋善本一手带起来的,听他的吩咐不足为奇,要想新铺里的伙计们也能够如此乖巧就不容易了。可偏偏这事就让蒋善本给做成了,主要是他们看着自己这边的大掌柜二掌柜,面对着这位老铺来的大掌柜都是敬畏有加,就连东家对他都是言听计从,如何还敢说个‘不’字。 果然,蒋善本来了半个月后便有了不小的改观,虽说外面依然是流言漫天飞,可好歹铺子里面的伙计们已经能安心各自工作,而不是处于那种人心浮动混乱无章的局面了。外面的世界如何他们不能控制,可只要内部方寸不乱,就总会有熬过去的那一日。 对那些新近几年加入源生字号的掌柜伙计们来说,原本与蒋善本没什么往来,对其人也是不甚了解的,可经过了这一段非常时期的接触,终于对这位有几十年资历的老铺大掌柜彻底的心悦诚服。不但处世干练果断为人又不失谦和,与文定相较起来更容易使人亲近,叫汉口镇的一干众人怎能不乐意在他手底下做事。 文定突然被捕对他们心里所造成的影响,也渐渐地被蒋善本给填补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